的理解与创想,奏响了一曲美酒与美器的时空乐章。对酒业而言,这场美学盛典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设计竞赛,它标志着酒与瓷这两大千年产业正以深度融合之姿,探索着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酒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图腾与灵魂印记;瓷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名片。自古以来便有“美酒配美器”的传统。精妙的器皿能彰显美酒之珍贵,甚至其本身就成为美酒的特殊文化符号。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的酒器有数十万种之多。
羽觞是中国古代一种椭圆浅腹、平底带双耳的盛酒器具,因双耳形似飞鸟羽翼而得名。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记述了雅集时羽觞顺水漂流的场景,让曲水流觞成为文人饮酒文化的象征。
作为“TGA天觥奖”系列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届“TGA羽觞奖——世界美酒美器设计大赛”自启动以来,便以“传承酒文化、创新器型美学”为核心,吸引了全球酿酒企业、包装生产企业、设计公司及在校学子的广泛关注,共征集到300余件兼具创新性、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设计作品,最终220件作品脱颖而出进入终审。
为确保评审过程的专业性、公正性与权威性,终审活动邀请了众多国内外设计领域与酒业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其中,专业评委阵容汇聚了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华东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研究所所长程建新,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国家广告研究院副院长张翔,甲古文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创意官刘文,成都北岭俊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张朝阳,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创意产业分会秘书长余剑峰,深圳卓上品牌创始人武宽夫等行业顶尖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羽觞奖”评审团国际评委团则由泰国平面设计师协会创始人、意大利ADesign和Golden Pin金点奖评委Siam Attariya,亚洲设计周主席李省,CHIlCesign创始人、澳门理工大学校董刘华智组成。这种跨界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中国酒业开辟了一条根植于东方美学,融合现代科技,面向全球市场的创新之路。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颁奖典礼上表示,此次设计大赛涌现出的众多优秀作品,不仅体现了设计师们的匠心独运,更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美学碰撞与融合。它们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畅想。同时,他也期待,以此次大赛为起点,搭建一个全球化的交流平台,推动美酒与美器设计的持续创新,引领全新的、具有东方美学特质的生活方式。“我们更要以赛为媒,构建全球酒器设计的创新生态,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让‘中国酿’与‘中国造’携手征服全球消费者的视觉、味觉与心灵。”宋书玉理事长说。
在对全球美酒美器设计创新成果集中检阅之外,首届“TGA丨羽觞奖”还以设计为纽带,集聚各方智慧,为酒瓷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探索了新路径。
汾酒总工程师韩英表示,汾酒与瓷器渊源颇深,从生产一直到消费者手里都是和陶瓷相关。在她看来,瓷和酒都是传统产业,传承创新是核心,要把美酒美瓷延伸到消费者的方方面面,做更多的情感连接。
古越龙山副总经理刘剑也表示,古越龙山的黄酒产品一直使用景德镇瓷器,他建议进一步加强黄酒跟陶瓷产业的合作,把千年瓷都的名片擦得更亮,让传统更传统,让现代更现代,要体现自己的文化自信。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景德镇市酒器产业协会会长陈鹏飞认为,酒和瓷都是直接面对消费者,陶瓷和名酒深度结合,把名酒的品牌文化底蕴和陶瓷文化、工艺美学、民族文化相结合,未来将共同培育一个规模巨大的新型消费市场。
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徐岩表示,瓷和酒都是中国文化的两张名片,两个行业需要思想的碰撞,把瓷和酒的价值更好地呈现出来,同时要创造需求,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
甲古文设计董事长刘文认为,陶瓷的造型性很强,工艺很有特色,是手工艺品。他认为,瓷和酒都面临向年轻消费群体进行个性化表达的问题,希望陶瓷工艺和艺术表达更加年轻化、潮流化、阳光化。
亚洲设计周主席李省拥有多年海外生活经验,他表示,像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和华人都对陶瓷非常感兴趣。而酒与瓷的结合,设计行业具有桥梁纽带的作用,希望看到设计行业以自己的专业设计、美学设计来推动瓷酒融合。
当前中国酒业正处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消费升级催生个性化需求,文化自信推动国潮崛起,科技创新重塑产业生态。在此背景下,名酒+名器的合作模式,已从简单的器物结合,升华为文化IP的共创、消费场景的重构、产业价值的共生。
在宋书玉理事长看来,对全球酒业与酒器产业而言,这意味着三重变革与机遇:消费升级驱动体验革命,文化自信催生国潮经济,科技赋能重构产业生态。Z世代消费者追求品鉴即艺术的沉浸式体验,酒器从功能性容器升级为文化符号。
实践已经证明,当酒的醇厚遇见瓷的温润,当产业的边界被文化打破,便能催生出超越物质的精神共鸣。
如今,这种共鸣正在转化为产业融合的强大动力。在景德镇,酒企与陶瓷企业的合作已从简单的包装容器,拓展到文化IP共创、品牌联合推广、产业链协同等多个维度,成为“名酒+名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依托千年瓷都底蕴,景德镇市昌南新区正以创新之笔,找准陶瓷酒器这一黄金赛道,绘就一幅陶瓷酒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高标准建设的陶器智造产业园创新采用“一轴四区”的空间布局理念,以酒器大道为发展轴,串联起“酒瓶酒具生产区、酒店用瓷生产区、综合配套区、商务服务区”四大功能片区,实现了“一个产业园就是一个产业链”的宏伟构想,打造了产业集聚的强磁场。
昌南新区常态化与贵州仁怀、山西汾阳等知名白酒产区政府和协会组织交流互访,搭建高效的政企合作桥梁。新区主要领导多次亲自带队,奔赴贵州仁怀、山西汾阳等地拜访考察,成功促成了园区内多家企业与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头部酒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新区陶瓷酒器企业打开了通往广阔市场的直通车。如今,陶器智造产业园已成功落户20余家优质陶瓷酒器企业。与此同时,昌南新区还积极顺应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前瞻布局“设计+”战略,成功引进了深圳甲古文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并推动建设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项目,以创意设计为抓手,助力本地陶瓷酒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圈正在昌南新区加速形成。
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克龙对此表示,酒与瓷的结合源远流长,景德镇市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发展实体新经济,为酒业与陶瓷产业的创新合作提供全方位服务。
“今后,景德镇市将与酒企、陶瓷企业携手创新名酒名瓷合作新模式,共同提升合作水平,引领两大产业迈向文化合作、生态共建、价值共创的美好未来。”陈克龙市长如是说道。
窑火不熄,酒香永续。随着Z世代消费者对酒饮的需求从功能消费转向体验消费、文化消费,酒器不再只是盛装酒水的容器,而是成为彰显文化品位、提升饮酒体验的重要载体。而这场始于设计、兴于文化、融于产业的美学盛典,早已突破器物之美的表层,成为酒文化与瓷文化共鸣的乐章,也必将推动两大千年产业实现从赛道竞争到生态共生的产业升级。